第一书记的诸多“头衔”
张霄鲁炜中
吴艳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特尔村第一书记。每天早上8点,她准时出门,开始巡视村里公路两边和公共地段的卫生情况;8点半,回到村委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吴艳一天的日常,也是她到特尔村担任第一书记后,给自己立下的“规矩”。第一书记可是村里的“大官”,我问吴艳你每天都忙些什么,她的回答是:“李奶奶家昨天没电了,今天得解决;吴爱英家的猪可能染病了,我得协调专家来给看一看,再不济也要视频连线一下,得赶紧想办法……”是的,在吴艳眼中,第一书记就是全村各种工作事务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全村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得管、都得做。最重要的工作是防返贫监测、*建、产业发展,其他的环境卫生、禁*防艾、护林防火、控辍保学、安全饮水、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等都不能少,大到产业振兴,小到哪家没有电、没有水都会给她打电话去协调……
“我有很多头衔”
吴艳不止是驻村第一书记,在特尔村,她还有好几个称呼:“那个安电的第一书记”“天天发鸡发鹅的书记”。刚刚驻村时,吴艳了解到村里2、3组居民用电困难,她对接电力部门协调60万元安装了新的变压器。用电问题解决后,村民特别高兴,但因为不怎么会讲汉语,总是记不住、说不好吴艳的名字,所以他们就管她叫“那个安电的第一书记”。现在又多了一个叫法:“天天发鸡发鹅的书记”,这是因为吴艳协调资金,多次给村民发放鸡苗、鹅苗,所以村民又给她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说起这些,吴艳忍不住笑起来,但笑中带泪。是啊,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哪有说起来那么简单。
年7月,四川省开始新一轮驻村帮扶力量调整轮换。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科技局任高级工程师的吴艳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布拖县参加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担任特木里镇特尔村的第一书记。
吴艳刚到村委会报到,听闻消息的村民瞬间炸开了锅:“怎么派来了个女娃娃哦!”“女娃儿来农村吃得起这个苦不哟!”“这个女书记怕是待几天就要哭起走哦……”面对陌生的环境、简陋的办公条件,没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的吴艳确实有点不知所措。但她迅速调整状态,每天和村组干部入户走访,爬田坎、下地头;和村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实际困难,倾听他们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禁*防艾、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很快,吴艳就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特尔村的村情民情——哪家有几口人、有什么实际困难,她都了熟于心。随即,她开始逐个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那个安电的第一书记”在特尔村打响了名头。
“我们县也有外号”
许是有缘,吴艳有诸多“外号”,布拖县也有,号称“凉山的西伯利亚”。这里气候寒冷,原不是瓜果的理想种植地。但布拖县通过科技手段在海拔米的地方种出了西瓜和哈密瓜,都是从宁波引进的新品种。很多人不相信能在布拖这么寒冷的地方种出瓜果,但吴艳他们真的做到了,因为在高原种植,水果口感好、甜度高。这几天,布拖的高原瓜果正畅销,西瓜3元一斤,哈密瓜8元一斤,物美价廉。
7月18日,特尔村民族团结一家亲“丰收年”庆祝活动正式启动。由凉山州科学技术局与凉山州农业科学院共同引进的宁波·凉山科技协作重点项目——“宁波甜瓜菜瓜引选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基地,果木飘香,瓜熟蒂落,采摘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基地内种植的提味西瓜、酥灿一号甜瓜、圣女果、恬口一号甜瓜、珍珠糯玉米、蜜甜糯玉米、草莓滴金流翠、披红挂绿。红花甜荞地、向日葵地、红藜麦地也成了网红打卡景点。吴艳说:“基地成了当地旅游打卡的好去处,游客来采摘、拍照打卡,我们在门口售卖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还可以拉动旅游,一举两得。”
特尔村家禽养殖基地是西昌索玛扬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宁波·凉山科技协作创新项目“象山白鹅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年初,特尔村将引进宁波的象山白鹅、乌鸡、土鸡、三*鸡等家禽品种发放给村民进行生态养殖,为特尔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我们村民棒棒的”
现在的吴艳还是经常入户走访,每到一家都喜欢拉家常、聊困难,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就积极向镇里、县上对接协调。在走访过程中,她发现村民们都很棒。
今年6月份,村里筹集了一些资金,准备组织一个达体舞比赛。比赛前期就用“村村通”广播每天播放比赛音乐让参赛队伍自行排练。在每天排练的过程中,吴艳看到一个特别有组织力、有干劲的小伙子,他不仅每天组织全村参赛队伍练舞自己还带队领跳。吴艳特意打听了一下,原来小伙子是脱贫户,在村里担任水利巡管员。趁着入户摸排的机会,吴艳专门去小伙子家看了看:他家里特别干净,被子床单收拾得整整齐齐,媳妇跟城里人一样有梳妆台,各种化妆品排放有序,还洒了香水,到处都香喷喷的。吴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