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和标化,永远是压在申请者心头的两座大山。一个寂静的夜晚辗转反侧叹息连连还无限接近秃头的留学生/准留学生,要么是在思考为什么自己的标化上不去,要么是在思考自己的文书好不好,要么两者都有。
与标化不同,好的文书的标准不仅难以量化,且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被当作一种申请“玄学”。文书的玄学程度,甚至可与一盘番茄炒蛋媲美。如果把写文书当成烹饪,写一篇好的文书就是做一盘好吃的番茄炒蛋。可是究竟什么叫“好吃”?谁来决定这样的一道菜好吃还是不好吃?
假如说你辛辛苦苦做了一道甜口的番茄炒蛋,结果吃饭的人是咸口,还问你为啥没放葱花,那么你这道番茄炒蛋就必定是一道难吃的番茄炒蛋吗?所谓众口难调,世界上没有一道菜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正如没有一篇文书能让所有招生官都满意。
让留学生在写文书的过程中更加迷失的,则是写作时的焦虑和完美主义。这就好像一个刚开始学做菜的人,想要做出米其林三星或者满汉全席的效果,自然是不可能的,再焦虑也不现实。动笔前的头脑风暴更是让留学生痛失了无数头发。
人生经历那么多,选来选去好像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难道我的一生就这么错付了吗(大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选择合适的文书题材,事实上和选一只好番茄有异曲同工之妙,难度也绝对没有各位想象的那么夸张。
话不多说,我们来找一只味道不错的好番茄吧!
选材几乎决定了文书的一切。从最核心的观点到叙述的方式,无一不围绕着文书作者选取的事件。如果你是动漫里的传奇高中生龙傲天,自然能选出不少有戏剧性的事件好好描写,可惜大多数高中生的生活不是文艺作品,一下笔去写就容易沦为平淡和琐碎,难以表现出张力。
在这里我想列三个好素材的特点:真实,新鲜,以及饱满(这三点也适用于一只番茄)。
我眼中真实的文书素材,不仅限于“真的发生过”这一点,也许用诚实来形容更恰当一些。文书和申请的其他部分不同,它是让招生官看到过程而不是结果的一部分。因此,想要文书有真实感,首先就要诚实地写下自己的动机、想法、感情,以及这些和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不要夸大。是番茄那就是番茄,不要拿着个圣女果把它吹成一个番茄。有些申请者会觉得强调甚至夸大自己的成就或者当时面对的困境会博得招生官的好感,但在招生官眼里,这么做基本上和在文书里写“我想被拒”没区别。
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就要尽可能写小而具体的故事,这样既不会容易失控,也更突出了自我。
就在去年,我想在主文书写一写自己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可是上手就写什么新闻上的社会不公、职场上的性别歧视的话,总感觉很空泛模糊,没有切身的实感,所以我灵机一动,写了“我妈让我关窗帘但我就是不想关”的故事。
文中我大致描述了一下事件经过,以及思考为什么她会认为女生独自在卧室里不关窗帘就是“不知廉耻”或者“想给别人看”,最终把我之后做过的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