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武功实施六大工程,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
TUhjnbcbe - 2025/5/18 20:42:00

今年以来,武功县以农村经济“千村万户”增收计划为牵引,积极实施“六大工程”,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工程

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出台《武功县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了67个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扶持户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8个贫困改造村壮大集体经济,上半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万元。编制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和个行政村子规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西农乡村推广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武功基地即将挂牌。82名第一书记和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

实施绿色高效“吨粮田”粮食保安工程

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制定印发了《武功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工作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杜绝耕地撂荒。积极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耕地质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统防、土地深松等项目,开展“一稳三提”行动(稳面积、提地力、提单产、提效益),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80%,11.5万亩“吨粮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31.4万亩小麦总产达到13.7万吨,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

实施高产高效“万元果”质效攻关工程

县上邀请专家教授对现有11.6万亩猕猴桃进行升级改造,采取嫁接改良、修枝拉条等生产措施强化繁育,推进树盘、除草、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抓好田间管理,全力推动猕猴桃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瑞玉”、“璞玉”两个新品种更新加速推广。武功县猕猴桃被列入全省猕猴桃产业集群。

实施百万元农村合作组织培育发展工程

引导农户以土地、产品、技术等基本生产要素参加集体经营、入股分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市场”等模式,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连心联利、共同发展”经营机制,把农民更好嵌入产业链。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县家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按照“稳住大头、培育精尖”的思路,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培育南仁健康果业、长宁镇朝阳专业合作社等“百万元”农民合作组织3个,大庄镇后稷新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

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以“八清一改”“八不八保”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九改四化”工程(改上水、改下水、改厕、改圈、改路、改电、改气、改网、改炕,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坚决整治村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等农村人居环境乱象,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79万吨,完成农村无害化改厕户。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道路绿化20公里、林下花种植公里。坚持畜禽粪污就地消纳利用和异地处理利用相结合,通过粪污处理池、堆积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池等方式对粪污进行处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以上。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

武功县立足电商优势,通过西北网红直播基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等平台,持续加大农产品品牌对外宣传力度,巩固扩大“武功小子”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对南可手织布、北韩麻花、贺家圣女果、镇东香醋、孔尹手工挂面、馨绣手工布艺等“一村一品”开展包装研发、专利设计、商标注册等提升扩面工作,加快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引领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新注册农产品品牌5个,“武功小麦”地理标志农产品正在申报之中,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何伟刚徐文静)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功实施六大工程,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