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
——记一次成长体验
作者:袁荣
阳春三月,绿草茵茵,桃红柳绿,很适合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恰巧我们芸静读书会组织周末“亲子种植”活动,我欣然报名参与。
周六清晨,我们一家三口驱车迎着朝阳,满怀着期待、激动的心情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满是春天的脚印,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吐出黄绿色的嫩芽儿,柳条儿也变得柔软了,春风拂过,摇曳多姿。放眼望去,山上满是开得正旺盛的白杏花,粉桃花,就像一朵朵遗落在人间的云霞。
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豳风书院,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的好地方。书院由三座古风古朴的建筑构成,左边是一座风景宜人的大公园,右边则是已经规划好的亲子种植园。
二十几个家庭在史文娟老师的有序组织下,初步了解彬州的农耕历史文化后,随即奔入今天主题---亲自种植活动。孩子们像放飞的鸽子直飞进种植园给自己挑选田地,给自己的田地起名字。这里是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被规划成一百多块的亲子种植园,每一块田地大概有六十多平米,均用高三四十厘米白绿相间的矮栅栏隔开来。土地均未松土,里面长满了绿油油的杂草。
我和老公随意挑选了一块地,结果被十岁的儿子否定了。他挑选了一块距离主干道较近并且杂草较少的田地。我不解,儿子一脸诚恳地解释说:“这么多田地,距离主干道近,每次来时方便找啊,荒草少,省时省力,今天我们就可以完成种植任务啦!”呵呵,儿子比我们考虑得周全。
第一步,拔草除根。我们给儿子讲了杂草对种子的危害后就立即动手了。我和老公身先士卒,当好领头羊,儿子紧跟其后学着我们的样儿拔草。这期间也有不少乐趣呢,他有时会突然大叫“妈妈,有蜘蛛”,然后停下观察一番。
有时会发问“这两种草有名字吗?”
“世间万物都有名字。这是白蒿,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这是稗子草,根系发达,生命力很顽强。”我耐心回答。
“白蒿可以治疗什么病?稗子草能破石生长吗?”
“这个......我不知道,回家网上可以查阅资料详细了解。”
轻松愉悦的聊天中我们完成了拔草任务。
第二步,分工松土。六十多平米的地,面积不少,但只有一把锄头。儿子兴致很高,拿起锄头就挖地,两三下就累了。与我们相邻的有一位年长的大哥,是一位资深干农活的行家。看到儿子笨拙但很努力的劳动姿势,热心指导儿子说:“小伙子,干得不错,锄头前边的手用力,把锄头往高抡,利用锄头本身的重力挖得深,也省力。”儿子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得了技巧,又挖得起劲了。
我和老公只是傻站着欣赏,儿子不乐意了:“你们光看不干,还是分工吧,一人一块地,各挖各的!”
“行,分成三等分,各挖各的。”老公赶紧接话。
“不合理,你个子高,力气大你挖一半,我和妈妈各挖一半的一半。”
我赶紧表示支持。
就这样我们三人接力挖地,不歇不停,出了好几身汗呢,庆幸的是儿子没有打退堂鼓,一直坚持到最后。
挖地的时候收获也不少呢。
“爸爸,快来看!”我和老公立即凑过去。
原来锄头碰到了块不小的石头上,老公和儿子合力用手往出刨,刨出一块足足十几斤重的畸形石块。
“这也许是一块陨石,也许是一块宝石,不过得切开看看。”儿子抚摸着石头各种猜测。
“可以用来当地界石。”老公提议。
“什么是地界石?”
.......
有时儿子冷不丁挖出一只冬眠的虫子就召集我俩分享,然后边兴奋观察边“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若挖出不一样的虫子也立马喊儿子过来观察,乐此不疲。遗憾的是我们对昆虫知之甚少,没给及时给儿子足够的科普知识。
正当干得口渴时,后勤组送来了水果。儿子贴心的为我们取来水果——九个圣女果和三个桔子,分给每人一个桔子,三个圣女果,不多不少。老公估计是又渴又饿,再取来三个桔子,正当狼吞虎咽时,儿子停下手中的锄头义正言辞地说:"爸爸,你怎么拿这么多桔子?就那点水果,这么多人,你拿这么多,有的人就吃不上了,你这样做得不对!”
老公一时语塞,满脸尴尬,腮帮子的桔子不知是咽还是不咽......
第三步,整理种植。万里长城只剩最后几步了,最难的挖地工程已经完成,就剩整理田地种瓜点豆了。
整理地需要耙子,没耙子啊,一个家庭只拥有一把农具,怎么办?儿子很淡定,准备用锄头和别家交换耙子,但是慢了一步,老公刚锄完地,锄头就被一个蹲守在田边的孩子借走了。儿子还是很淡定,不急不躁,他"翻山越岭",去找田彬丽(本活动组织者之一)阿姨借锄头,在阿姨的协调下成功扛回了一把耙子。
老公用耙子平地,我和儿子把聚拢在一起的杂草、废塑料膜、石子往出捡。
刚平完地,儿子就一溜烟跑去领来了丝瓜种子,豇豆种子,甜瓜种子。
“没有铲子咋办呢?”我自言自语。
“大家都没有铲子,用手刨坑可以吗?”
“好办法,行动!不过咱们种的都是藤蔓植物,以后要两两搭架子,我们先规划一下距离吧。”我建议。
“妈妈,你看栅栏,每隔两个格子种一行可以吗?”
“你很善于观察,这个距离正好!”
我和儿子轮换着用手刨坑,放种埋土,配合得很默契。儿子边种边留意看栅栏,提醒我在哪里刨坑,不至于刨偏了。
“呀,蚯蚓!”我刨到了一只细长的蚯蚓,下我一跳,条件反射扔了出去。
“蚯蚓是益虫可以为我们的种子松土呢!”儿子说完,小心翼翼地用草根将蚯蚓又送回了老家。
一番辛劳,我们种了两行丝瓜,两行豇豆,三行甜瓜,已经占了一半的地,剩下的地儿子打算种其它的植物,他说回家得好好规划规划,过些天再来种。他将手中剩余的甜瓜籽数了数说:“还有二十几粒种子,我想把它送给其他人种。”
“注意不错,那你送给那些已经整理好土地的家庭吧!”
儿子在忙碌的田间里物色了一大圈,最后成功将剩余的种子分享给了正需要播种的一个小女孩。
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回望用双手和汗水换来的成果,满心说不出的充实愉悦。再看看儿子,好像和平日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呢?突然感觉他长大了不少。好像又和平日一样,只是平日里我们单单盯着儿子的学习成绩看,把儿子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