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成了村里“致富果”,采摘果子的村民乐悠悠。受访者供图
镇大岭村千禧圣女果基地。受访者供图
圣女果集中上市期间,有一两百人在田里摘果,实现“家门口”就业。
受访者供图
5月17日,对高州市石仔岭街道镇大岭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村里将召开镇大岭耕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今年,我们村合作社产业股金加分红有多万元,给工人发工资就发了万元……”镇大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槐波乐呵呵地给笔者算起经济账。
这是镇大岭村产业分红的第六个年头。从过去环境差、交通不便、群众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落后村,发展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示范村、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入选典型村,邓槐波说蝶变源自“三变”改革。
“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镇大岭村土地总面积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自年以来已有多亩土地实现经营权流转,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叶洁
?“一变”农民增收
从没人干到抢着干
“这些年村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上一份工钱。特别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摘圣女果一斤七八毛,家里有两个老人的一个月收入七八千元,不比上班族挣得少。”一说起村里的发展情况,邓槐波最为得意的便是镇大岭耕哥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而这一变化来得并不容易,要从年土地流转工作讲起。
镇大岭村下辖5条自然村,共户人。过去村里土地种植农作物品类单一,村民看不到好效益就纷纷外出打工,大片田地空置甚至荒芜。
年,了解到“三变”改革政策,镇大岭村村委干部们动起了脑筋,如何让资源变资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地不能撂荒,要重新盘活。
按照当时高州市关于村委会要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官”的工作思路,该村成立耕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试行将分散土地预流转至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或统一对接给企业使用。
“做了半辈子农民,自己的地就算空着也不会流转出去。”“合作社分红?我怎样才知道你是赚钱还是赔钱?”“咱们这地租出去一年才多少钱,村里要是在我们的田里发展产业,能给我们找个活干糊口呀。”邓槐波回忆说,刚开始推行土地流转时质疑声不绝于耳,一句话说到底,就是大家不相信村委会能干成事儿。
为打消村民疑虑,村党员干部、乡贤10多人先筹集8万元,流转土地11亩,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圣女果。第一年就盈利20多万元,入股的村民人均分红增了一倍。村民看到了希望,主动找到村干部,表示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以土地折价入股成为股东。
“现在越来越多村民想要入股,去年参与的农户有户,一股村分红有元,有的农户都能拿好几万元。”“90后”耕哥专业合作社社长邓耀光说,如今合作社带动灵活就业两三百人,不少都是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时间也自由灵活,最多的一天可挣多元,现场结算。
?“二变”产业增效
以点带面拓宽增收渠道
村里的困难群体依托合作社分红和危房改造政策,建了新房,有了新家;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自家田地上打零工,每月挣的钱还能给孙子买零食,乐得合不拢嘴;在家看娃的妇女也不闲着,从合作社学了种植技术,想要自己“单干”,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村里人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越来越强了,小红果成了致富大产业。
镇大岭村还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员冯宇担任技术员,负责整个圣女果基地的技术管理。技术员除了每个月元工资,还有绩效奖励。每年,合作社抽取收益的10%作为技术员的奖励资金,成功留住了人才、留住了技术,保障了圣女果品质。
此外,该村动员村民和外出乡贤筹资完善基地设施,建成了5米宽、3公里长的村庄至田园硬化道路,完善通水、通电及灌溉设施,打造花之韵生态农业公园,并配套公园门楼、路灯、步道、采摘园和休闲鱼塘,发展观光农业。
用地便捷稳定、配套设施完善,吸引了企业老板前来投资建设种植基地共亩,种植火龙果、黄皮、葡萄、茶花等。村子着力建立以集中种植、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创造多个就业岗位,铺平“家门口”就业路,以点带面拓展增收渠道。
“村民有问题找合作社,我们有问题找联合社,不用我们逐一沟通。”来村投资的外地商人说,“来这里投资,没有出现偷果、盗树、砍树、毁地情况,我们专心做好经营就行。”
“三变”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有效途径。村民身份转变成了股东,成了产业工人,享受“租金+股金+分红”收入,对村里的发展充满期待。
合作社最高种植过多亩圣女果,但疲于种植管理等又缩减了规模。看到不少村民自发种起了圣女果等产业,邓耀光有了新想法:下一步要把种植管理和技术逐步给回村民,合作社和村委会主要负责市场端,扩大品牌知名度。
邓耀光算了一笔账,去年营业额在万元左右,工人工资就有万元。同时作为一名村干部,邓耀光把目光放在扩大村集体经济上。他认为,合作社规模不宜无限扩大,有能力的村民学了技术可以自己发展种植,既解放了村里管理上的难题,又提高村民自我“造血”的积极性。
?“三变”生态增值
美丽环境也能当钱花
走在圣女果基地,会发现每个地垄上覆盖的可降解地膜下藏着一根黑色的水管。“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节水保水节肥。”邓耀光介绍,圣女果成了村子“王牌”产业,不仅是因为产业前景良好、投资回报率高,更重要的是用水少。
“镇大岭,挑水挑断颈。”灌溉问题一直是困扰村里人的大事,过去田地一度撂荒也正是这个原因。如今,走在村里屋舍俨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道两旁,红艳艳的凤凰花热烈奔放;一眼望去,田地绿油油的各种特色产业,宛若碧波。
镇大岭村按照“一个好支部做中坚,一项好产业做支撑,一套好机制保运转”的总体思路,村党组织做好“服务官”,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构建起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镇大岭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选择千禧果、玉米、火龙果、茶花、葡萄等种植,以四季采摘园和板桥益盛农场两个项目为切入点,与本地企业建立购销合作关系。同时,大力发展“花之韵”观光旅游业,着力建立集“观光+园林采摘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游客们在玩赏之余,也能品尝到原生态、绿色无公害的水果。
村里游客数量年年增加。自实施“三变”改革以来,镇大岭村累计流转土地逾多亩,参股股,农民收入平均增幅10%,真正实现了将土地“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镇大岭村让“小积分”兑出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依托“逢五集中劳动日”“1号全民清洁日”等公益活动,充分调动了辖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建成1个积分超市,为方便行动不便的群众开设5个临时兑换场所,实现5个自然村全覆盖,引领村民参与积分制活动。
同时,还依托林长制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建“绿美小分队”,带领党员干部到“四旁”“五边”种树,用心用情种好护好绿植。近年来,镇大岭共计种植罗汉松、黄花风铃、紫薇、凤凰树、桂花、榕木等多株,打造“出门见绿,推窗见林”的绿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