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来自北京76所学校三、四年级的名“小壮壮”开启了一场“减肥大作战”——由市教委组织开展的“三精准”方法健康控制体重实践活动正式启动。经过精准测量、精准分析、精准干预和丰富的健康教育,孩子们在这场“战役”中取得初步胜利:名学生体重下降,名学生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得到改善。
营养师
提供个性化带量食谱保证吃得健康又营养
要减重,就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意味着不吃或少吃,而是要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刚加入项目组,每个家庭就领到了一份科学的带量食谱。
“制定食谱时,我们参照学生营养餐指南,综合考量了一日三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营养师葛冬霞介绍,不同年级孩子的食谱各不相同。比如在三年级学生的一日食谱中,早餐为面包煎蛋、圣女果、牛奶、桃子,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优质脂肪、维生素一应俱全。每种食物吃多少?只标注克数,可操作性不强;细心的营养师们对此进行了方便操作的替代化表述,比如桃子克,约中等个桃子一个;圣女果克,中等个10个左右。
家长们可参照推荐食谱,每日上传三餐照片。营养师们再根据照片分析孩子们的饮食结构,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遇到“疑难杂症”,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
错误案例示范
缺乏蛋白质
一连几天,颢颢的三餐“打卡”都是主食和绿叶菜。营养师在线上给过几次建议后,孩子的饮食结构也没有什么调整。于是,葛冬霞专门约家长通了电话。聊过之后她才得知,9医院诊断为“骨龄超前”,医院嘱咐孩子要少吃肉、少喝奶。家长便把一切肉类、奶类都给断了。
了解到情况之后,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专家进行了集中商讨,确定了颢颢每日蛋白质的最佳摄入量,并为家长进行了细致地解释:“少吃”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比如,之前孩子拿牛奶当水喝的习惯显然要改变,每日奶量以毫升为宜。
与颢颢类似,阳阳的“打卡”里,营养师也看不到肉的痕迹。原来,阳阳一家人吃素。为了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在孩子原有饮食结构的基础上,营养师团队为阳阳制定了个性化的食谱,蛋白质用豆制品、鸡蛋等予以替代补充。
错误案例示范
糖分摄入过量
加入项目组几天后,铮铮的体重一直没什么变化,妈妈有些着急。也难怪,铮铮体型肥胖,皮肤都发出了预警信号——脖子上出现了明显的黑纹。
在加入项目组之前,妈妈采用了“断食”疗法,三餐不吃主食,短时间内确实有点儿效果。加入项目组之后,营养师们建议给孩子加上主食,比如杂粮饭等;但是要注意就餐顺序。结果,铮铮的体重就有些徘徊不下了。
在“打卡”照片中,营养师们发现了问题:铮铮虽然主食吃得少,但是水果却吃得特别多,一顿能吃三个火龙果;炎炎夏日,冰棍更是他难以舍弃的最爱。针对这种情况,营养师建议铮铮将冰棍的频率由每天多次降为一周两次;水果也适当减量。慢慢地,铮铮的体重下来了,“黑脖子”状况也开始好转。
家长
改善膳食结构后爸爸也跟着瘦了
开学没几天,彦博妈妈就从兴高采烈的儿子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体育课米往返跑比赛中,彦博取得了小组第一的好名次。这对于彦博来说,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体育课一直都是他的老大难,别说跑第一了,就是去上课,都提不起精神来。现在,不仅积极性大为提高,体育老师也多次表扬,新学期彦博的体质提升了不少。
妈妈还频频从身边人得到积极反馈。许久不见的朋友见到彦博,都要问上句,“孩子是不是瘦了?”听了这话,彦博美滋滋的,减肥的劲头儿更足了。
加入项目组,是彦博自己拿的主意。妈妈跟他约定,既然参加了就要认真对待,对得起自己的承诺,也对得起项目组老师的付出。
小小男子汉,说到做到!之前,彦博不爱吃菜,包子、面条、烙饼吃得最欢实;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再不想吃的菜,皱着眉头也要咽下去。慢慢地,彦博居然吃出了乐趣。偶尔嘴馋时吃个煎饼,也要把里面的薄脆换成加量的蔬菜。让妈妈有些感慨的是,前一阵儿放假,家里人一起外出聚餐,看到自己之前最喜欢的梅菜扣肉,彦博居然嫌弃“肉太肥”,坚持没动筷子。
加入项目组,一家人还有个新收获:在配合饮食的基础上,一家人坚持亲子锻炼。不仅爸爸跟着瘦了几斤,爷俩儿的感情也更好了。
妈妈化身厨艺达人家人关系更融洽了
与彦博一样,*皓一家也从项目中尝到了甜头儿。
“我特别喜欢吃肉,不怎么吃蔬菜,孩子也一直跟着我这么吃。之前还觉得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吃舒服了最开心,干嘛要顾及那么多。直到孩子越来越胖,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项目组的各种营养讲座给*皓妈妈上了一课。
一切都还不晚。*皓妈妈从早餐改起,“之前偷懒,每天都是从外面买早餐,包子、烧饼、油饼之类的,孩子确实喜欢吃,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高热量食物,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现在,她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摊个粗粮饼,蒸上鸡蛋,拌个大拌菜,再洗点儿水果;孩子吃得美,她也很开心。
她还有个重要发现,原来,孩子也没有那么不爱吃菜,只不过是被自己的饮食习惯带跑偏了,没有机会感受蔬菜的魅力。“作为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局限,限制了孩子的喜好。”
家里的很多细节都在悄悄发生改变:饭桌上摆上了有艺术感的盘子,来增加孩子用餐的乐趣;厨房换上喷洒式的油壶,控制炒菜的油量,原来费油的铁锅也换成了不粘锅;排骨吃得少了,牛肉、鱼虾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皓妈妈也从一个厨房“小白”变成了厨艺高手,“看着孩子把自己做的饭菜吃光,幸福感爆棚,一家人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学校
精细化管理学生午餐孩子们的精神头更足
本学期开学之后,孩子们在校的午餐成了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