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
《西安:多元化产业
为乡村振兴添动能》一文
聚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
光洁的柏油路旁,林立着缤纷的墙画;精致的帐篷和树屋前,散布着虫鸣悦耳的绿荫;连片的生态果园里,科普研学与采摘活动丰富多彩……秦岭北麓山脚下,一条点缀特色村落的生态休闲产业带逐渐成型。
近年来,西安探索村企合作共建多元化产业,通过开发智慧农业、研学旅游、文艺项目等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使“归园田居”的美好愿望落地生根。
智慧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户县葡萄”作为胡家庄村的主导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西安市鄠邑区的一张名片。十余年来,胡家庄村和当地企业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葡萄种植产业升级为以葡萄酒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使农民人均年增收元以上。
背靠青山,溪水潺湲。业态丰富的西安高新区李家岩村,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在智慧农业花卉展示中心,余株蝴蝶兰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在生态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的特色圣女果、西瓜等果蔬销量也十分可观。
西安高新区李家岩村的智慧农业中心,游客们正在观赏蝴蝶兰。(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李家岩村通过投资入股,与乡村振兴公司合作,发展兼具生产、展示、采摘、研学等多功能的智慧观光农业。同时,还通过引进精品民宿、亲子体验、创客空间等新业态,助力农民增收。今年“五一”以来,接待游客近60万人,带动就业余人,共计收益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万元。
乡村旅游扩容集体经济
越野摩托、真人CS、亲子休闲、生态教育……位于秦岭北麓中段的鄠邑区栗峪口村被各种类型的营地环绕,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宛若一座野外游乐场。
这是位于鄠邑区胡家庄村的奇迹农庄休闲营地。(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绵延至山脚的乡村公路旁,一辆闲置的绿皮火车被改装成民宿,用于接待研学旅游的团队。沿路下行,玉米、豆类、瓜果、花卉等作物在生态教育基地有序生长,成为学生游客进行自然观察的理想场所。据介绍,近年来,鄠邑区栗峪口村与企业积极合作,打造红色旅游、亲子探索、农耕研学三大文旅产业基地,吸引了数十万游客。
同样深耕文旅产业的还有西安高新区平堰下村。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平堰下村着力打造精品民宿,致力打造理想乡村生活。
把闲置农宅改造成民宿,开窗见山、绿意盎然。周边设置儿童游乐区、种植采摘区、萌宠乐园等配套设施,可开展企业团建、露营派对、亲子研学等活动。项目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自5月中旬试运营以来,民宿共接待约人次,营业收入近17万元。
艺术项目赋能乡村文明
走进鄠邑区蔡家坡村,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
沿着宽阔的8号艺术公路进入村庄,不仅能看到40余幅民俗墙画,还途经美术馆、雕塑馆、麦田剧场以及提供公共艺术空间的“村长之家”。
蔡家坡村美术馆正在展出“麦客”主题摄影展。(7月20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年以来,蔡家坡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以打造国际艺术村落为目标,联合各大艺术院校和文艺团队,连续举办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让秦腔、美术、戏剧、诗歌等艺术魅力在田野上绽放。
艺术项目不仅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还带动了民宿餐饮、有机农产、文创衍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开辟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年,蔡家坡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蔡家坡村*支部书记秦卫东介绍,目前,村旅游从业人员达余人,年综合旅游收入余万元。
西安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刚表示,下一步西安将在年前打造个有颜值、有内涵、有底蕴、可持续乡村建设示范村,培育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建设“西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