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pf.39.net/bdfyy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从伟康岩
编者按:家乡,总有我们在乎的人、在乎的事、在乎的发展和在乎的变迁。年春节,齐鲁壹点联合中粮可口可乐山东公司重磅推出《我和我在乎的家乡——春节蹲点报告》系列报道,通过记者见闻,记录我们每个人所在乎的家乡,展现山东决胜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中专毕业在外打工6年,因不舍中专所学农学知识,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村民高玉梅走上新农村创业之路。年,她建起第一座蔬菜大棚。12年间,她建起8个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西瓜、特色甜瓜等。自己发家致富了,也带领本村村民摸索出一条致富路。
04:00
县城购房、购车
一年添置两大件
人勤春来早。2月17日,位于高庄村村北的晓君农场里,8个蔬菜大棚一字排开。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翠绿的藤蔓上挂着一个个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煞是惹人喜爱。
吃过早饭,高玉梅和8个来这打工的村民扎进西红柿大棚,开始一天的忙活。不大工夫,一桶桶红红的西红柿和各种颜色的圣女果采摘完成,满满当当地摆在路边。“按品相和个头分装,这个大的5块钱一斤,小点的3块钱一斤。”高玉梅说,这个是“夏日阳光”,这个是“粉珍珠”,这个是“初恋”,这都是圣女果,口感各有各的特点。
当日上午9点,道路两边的车辆慢慢多了起来,不少游客围在摊位前,拎着大袋、小袋各类西红柿等候结账。高玉梅飞快地按着计算器帮着结账,“一共4斤多圣女果、4斤普通西红柿,凑个整,拿一百块钱吧。”说完,高玉梅又抓起一个大个的紫色西红柿递给了孩子,“来,宝贝,尝尝这个,这个也甜。”
高玉梅说,春节前后一直没闲着,天天都有来自周边村镇的游客以及济宁市区的游客,“一天卖个几千元,今年提倡就地过年嘛,过来玩的游客明显增多,我一早起来就没闲着,几个钟头几十桶柿子卖出去了。”高玉梅边摁计算器边说。
“去年大棚的西红柿量价齐升,一年有70多万的收入,手头宽裕了,就在县城全款买了一套平米的房子和一辆小轿车。”一年添置两个大件,高玉梅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前10年波折不断
创业之路走得不平坦
“这个是当初刚开始种大棚时,卖西红柿砌的台子,当时只卖一个品种。”高玉梅指着路边的一块石台说,这块石台见证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年初中毕业后,高玉梅到济宁农校学习园艺专业。三年里,高玉梅先后学习了育种繁殖、食用菌培养、食品加工、果树园林管理等知识技能,获得中级农技师职称。
毕业后,高玉梅去外地打工,但学以致用的执念一直在她的脑海中萦绕。“我热衷于绿色农业,毕业后希望能运用所学知识干出自己的事业,就选择了特色蔬菜温室大棚这条艰苦漫长的创业路。”高玉梅说。
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刚开始的时候,高玉梅遇到很多困难。没有资金,就到处去借;没有场地,就想方设法流转;没法灌溉,就深打机井;没有电,就请电工架设……
很多时候,高玉梅感觉学到的知识不够用,这些困难时常让她想到放弃。可开弓没有回头箭,高玉梅靠着执着,解决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建起全村第一个温室大棚。
“我们夫妻俩比着干活,因为深知只有自己多干点活,对方才能少干点。曾有几次累得精疲力尽,坐在棚顶上默默流泪。特别是春节,别人都是抱着孩子、守着老人,我们一家还没口热乎饭。”提起当时的情景,高玉梅眼角有些泛红。
纵有千难万难,高玉梅坚守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一年,她种的西红柿长势喜人,色泽、口感、产量都很好,可销售遇到了大问题,“每天凌晨2点,我们两口子就摸黑往县城的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送,再就是丈夫沿街叫卖。”高玉梅说。
创业的前10年,农场因为行情不济、资金链断裂、恶劣天气等,遇到无数的困难。每遇到困难时,丈夫总在一旁鼓励说,“没事,大不了从头再来。”
年,高玉梅成立晓君家庭农场。农场毗邻济宁曲阜机场,紧靠嘉祥武氏祠景区,附近的武翟山每年都举办杏花节,过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场有8个大棚,其中特色西红柿大棚4个,特色西瓜大棚1个,特色甜瓜大棚3个,全部实现滴灌。”高玉梅笑着说。
热心肠的“田秀才”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大棚里,村民张红熟练地采摘着西红柿,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自己是高庄村村民,在这打工五年了,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当初一天能挣到50块钱,现在能挣到元。”张红说,在这不光挣到了工资,还学会了种植技术,栽植、剪枝、养护样样精通。跟张红一样,还有7位村民在这里打工。
“高玉梅是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从土里刨出了金疙瘩。”提起高玉梅,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同全赞不绝口。
“干成今天这样,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也就没有我的成就。在农场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他们伸出了援手,帮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高玉梅说,父老乡亲能吃苦、肯吃苦,只要改变种植结构,一样能从土里刨出金疙瘩来。
“我摸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种植经验,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高玉梅说。在她的带动下,高庄村部分村民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蔬菜大棚,发展西红柿20余亩、甜瓜10余亩、食用菌20余亩、草莓14亩,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
“高玉梅是我村的‘田秀才’,更是个‘热心肠’,遇到问题打个电话就来指导。”村民高东令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