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旦场谱写山海华章山海电白好心之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527/4180044.html

旦场,是一片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热土,是勤劳的旦场人正在绘就的美丽乡村。

在隋初,电白区旦场镇为南巴县属地。旦场这个名字颇为新奇,其来历有多种传说,但下面这个说法比较统一。据说旦场村先祖在宋末由福建省朱史(玑)巷长途跋涉到此,看见这里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宜人,便在此定居,繁衍后代。

因这里靠海,旦场人便在海边养鸭子。鸭子吃的是海里的鱼虾,产下的红心鸭蛋是电白的特产。旦场村北边,即现在的木材市场,曾是红心鸭蛋的交易集散地,远近闻名。因此,取名“蛋场”。在方言黎话的演化下,“蛋场”变成了“旦场”。

国道从旦场镇中心穿过,以国道为界,旦场的一边是沿海,一边是山区。勤劳的旦场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谱写着一曲曲山海华章。

旦场镇离茂名市区比较近,交通方便。这天,我们一行深入到村庄、种养基地采访。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景色扑面而来,所见所闻,令人欢欣。

别看茂名现在很多地方都种植圣女果,但最早种植圣女果是旦场镇的生龙村。生龙村种植圣女果已形成一条成熟的产销产业链。早已约好的生龙村*支部书记李胜腾,会合后带领我们直奔圣女果育苗基地参观采访。

育苗基地有多亩,里面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基地一旁用塑料薄膜搭起一个大棚,一群妇女头戴草帽,二人一组,正熟练地用小刀切割嫁接圣女果苗。此时已是冬天,天气仍炎热如夏。大棚里抽风机开足马力抽风,仍是热浪滚滚。这个育苗基地,每年出苗量达多万株。

年出生的李胜腾,热情爽朗,粗壮结实,说话做事干脆利落。当了18年的村干部,对生龙村各项工作了如指掌,对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有着独特的思考。

据介绍,由李胜腾带头创业的广东天之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年落户生龙村委会,是一个扶贫产业,也是茂名市第一家千禧圣女果专业种植企业,和茂名市唯一一家一体化模式经营企业。天之言以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e”种植模式,为广大农户提供更高更完善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天之言圣女果种植采摘势头迅猛,带动周围乡村村民种植、发家致富,甚至辐射到阳江、湛江等地,参与种植的农户达0多户,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

生龙村原种有0多亩圣女果,今年又增种了多亩,目前总种植面积接近亩。天之言公司还新增了9个冷库(立方左右)和6条半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引进了中专以上种植专业技术员5名及基地类专业人员8名。他们还结合现有规模和客户喜好,把水果基地发展成休闲农业,建立起采摘园(圣女果、西瓜、草莓等)、垂钓(鲫鱼、草鱼等)、家庭娱乐(焗窑、儿童乐园)、花海观光(荷花、油菜花、格桑花、向日葵)于一体的农家乐园。

环视果园,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李胜腾告诉我们,圣女果基地在育苗、嫁接、种植、摘果、包装、销售等环节共雇用了多人。每个雇工每天可获得元工钱,每个包装工每小时16元。公司每年为此支付工资达一千多万元,为周围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我问正在嫁接圣女果苗的一位年轻妇女,在果园里打工可好?她边干活边说,在家门口有工做有钱赚,好高兴啊!一旁在劳动的女工们听了,也赞同地发出一阵爽朗的欢笑声,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李胜腾摘来一袋圣女果,让我们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眼前的圣女果,果大,圆润,红彤彤。放入口中,又甜又解渴,炎热的天气似乎变凉爽了许多。

农民种植的瓜果,季节性强,周期性强,价格波动大。不及时卖出,或价跌,或滞销,农民收入减少,甚至成本都可能收不回。瓜果丰收时,农民时常担心卖不出去,或卖不到好价钱。今年4月,旦场镇农户种植的青瓜大量上市。受疫情影响,很少有外地商贩来收购青瓜,导致严重滞销,收购价从每斤三四元一路跌落到几角钱一斤。眼看青瓜就要烂到地里,农户一年的辛勤劳作就要化为乌有。该镇急群众所急,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为农民寻找销路。

驻蕉仔村第一书记梁超锋根据镇里的布置,迅速向其所派医院领导汇报请求进行消费帮扶。当天夜里,医院发起倡议,经过职工的踊跃认购,2天内认购青瓜共斤,其中职工认购斤,医院饭堂认购斤。梁超锋以此为突破点,迅速同步联系其他资源渠道,为农户推销农产品奔波操劳。

旦场镇*府及时总结这一做法,再次向全镇各单位加温倡议,人人出动,消费帮扶助农。这一办法行之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瓜果难的问题,受到农户称赞。

旦场镇在鼓励农民发展种植业中,对原有的传统种植业荔枝龙眼也加以支持推动。

蕉仔村素有种植荔枝的传统。那一片片的荔林,让人看了诗兴大发。特别是荔熟时节,蝉鸣不断,车来人往,客商云集,荔农欢喜的笑声令人难忘。蕉仔村*支部书记张良在鹧鸪坡村口接上我们,开车沿着村道走,沿途观赏一片一片的连片荔林。在阳光的照耀下,轻风拂荔叶,荔林泛起一层层绿浪。已过荔枝的收获季节,荔林里静悄悄,偶有农人在荔园里施肥或锄草。张良自豪地说,我们村种植有荔枝近亩,村民只要勤劳为荔枝剪枝施肥除虫,每一年下来,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由于镇里的重视支持,旦场全镇共种植荔枝龙眼达近5万亩,这也成为山区农民的一部分固定收入。

一半山一半海。旦场的海边群众,也积极发展养殖业,在致富的路上奋力前行。他们在海滩涂上开发一口口虾塘,在虾螗里放养虾苗。养虾一年二造,8月15日前收获一造,春节前后又收获一造,价格可卖至每斤20~30元。

站在虾池边,看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水东湾;更远处,是浩瀚无垠的南海。而眼下这一块块的虾池边,是忙碌投放饲料的虾农。阳光下,虾池里泛着鳞光,虾农冒着太阳的烤晒,弯腰侍弄着小虾,看着小虾一天天长大,虾农满怀喜悦,满怀丰收的期待!

这海湾里连片的虾塘,约有亩,是虾农耕海的平台。望着在虾塘里鲜蹦活跳的小虾,虾农脸上的笑纹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开放在甜蜜的日子里。

在旦场,人们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擦亮文明幸福“底色”。

旦场围绕“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专题,以*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掀起环境整治热潮,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他们鼓励村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四小园”共计个,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5.26公里,建设排污管道米。

旦场,以坚定的步伐,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继续谱写一曲曲山海华章。

(本文作者陈远,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