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子女在物质上提供支持、在经济上提供支撑,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子女要对父母履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妥善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妥善安排父母的住房、不得强迫父母住条件低劣的房屋;不得要求父母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不得干涉父母的婚姻。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如:父母离婚了,或者父母有过错的,子女也要履行赡养义务。
对于老龄化的中国,养老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是大家生活当中的难题。下面我们来看看部分农村的子女们怎么赡养父母的呢?
农村外婆的晚年生活
外婆有四儿两女,外婆是个苦瓜命。外婆60多岁送走了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丈夫;70多岁送走了忠厚老实、孝顺善良的老三;80多岁送走了脚踏实地、孝顺顾家的老大。虽然其中两个儿子走了,但是好在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孝顺她。外婆85岁之前也没有什么大病,医院。偶尔,有个小病感冒啥的,请赤脚医生开点药、输点液就完事了。
外婆身体健壮时,能到处走动,也闲不住。她自己种地种菜,自给自足。农田分给儿子或者邻居种,种了外婆农田的人每年按时按量缴纳粮食。闲时,她养点鸡、鸭、鹅等家禽动物,蛋类、肉食等足以满足日常营养所需;小麦、大豆、花生、玉米、土豆、红薯、芝麻、油菜等农作物到了丰收季节时,他就请儿女、孙辈们帮忙收割,满足日常杂粮、食用油需求;外婆家里果园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春有草莓、桑葚;夏有桃子,西瓜,凉薯;秋季有葡萄、石榴、梨、猕猴桃、枣、柿子;冬有橘子、柚子、甘蔗、圣女果,萝卜。早些年,外婆自己有专门的柴房。每年秋天,她都要请人或者雇人上自家的山上砍柴,以供来年生火用。外婆花了好些年改变了这个储存柴火的习惯,改用煤、燃气、电来煮饭、炒菜、烧水等日常所需。
外婆有劳动能力的这些时日里,吃、穿、用、住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子女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这是她最大的骄傲和自豪;逢年过节或者生日,子孙后代们能来看望她,这是她最大的欢喜。
随着年龄的增大,外婆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性格爽朗的外婆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85岁之后患上了肺炎、支气管哮喘。每次发作的时候,她气喘得厉害,走路上气不接下气。外婆身边的儿子、儿媳照顾日常起居;女儿、女婿带上钱,捎上营养品等定期、不定期的上门看望;孙辈们看望她也比以往都日益来得勤快了。每每有子女外出,临走时,她都会询问清楚:“几时回来?”并且千叮万嘱:“按时回来啊。”没有过多少时日,她都会派人打听并催促:“快快回来!”尤其是外婆离去世前的两年时间里,对子女们的外出也特别敏感,同时身体也差到了极点,有时卧床一两月,病重的时候,床边日夜有人守护,外婆说:“人老了,就像使用多年的车子一样,总有报废的一天,这一生快快乐乐的,无怨无悔。”老大不在了,老大媳妇年纪也大了,经济也不宽裕,每日帮着忙上忙下照料老人;老三媳妇改嫁多年了,也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人,她说:“忘不了婆婆对她的好!”
这是一个普通的、寿终正寝的农村老人晚年生活。人生无悔就是完整,生活愉快就是圆满。
赡养父母,一半是孝顺一半是陪伴。子女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所能,自己问心无愧!父母年纪大了,有个病痛啥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正像外婆所说的那样:“人老了,就好像使用了多年的车子,好多零件都不好使了,今天这个不行了,修修;明天那个用不了,补补。”父母把我们从小拉扯大,真是不容易,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圆满的走完后面的这段路,是我们晚辈的责任。
孝顺和陪伴
赡养老人:多个孩子家庭的推诿;独生子女家庭的孤独、无奈
也有类似这样的家庭,如哥哥们已经成家,年幼的妹妹还在上学,父母壮年,能挣钱,哥哥不同意妹妹上学了。原因就是妹妹上学用钱,父母没法给他们帮衬。父母也是寒心,妹妹年幼,正直上学的年龄,况且父母还能挣钱供妹妹上学,若是日后没有能力挣钱了,依靠他们,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也有类似这样的家庭,兄弟姐妹年龄不一、能力不同。哥哥已经结婚成家了,弟弟没有结婚,能力稍弱,没钱。嫂子嫌弃弟弟,顿足弟弟,父母共同赡养,如果弟弟没有同等能力来赡养父母,由于哥哥那边嫂子的吵吵闹闹,也就没法赡养父母了。父母很是寒心,本来弟弟能力稍差,暂时不可能有同等能力来赡养父母的。多了个孩子,大家推来推去,养老也困难。
甚至,还有少数家庭,因为一些矛盾,年迈的、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没地方住,生活毫无依靠。
也有类似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分担的地方,没有商量的地方。有时候,难免有忙碌着中的孤独、无助和无奈。
老年
赡养老人是每个儿女应尽责任与义务,理应共同承担。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若是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兄弟姐妹轮流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若是有些姐妹因工作原因,或者身体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不具备照料父母的条件,大家可以商量,各尽所长。不能照料父母的一方,可以采取出钱财给予补偿的;若是都没有时间,可以请保姆,或者协商去敬老院,每月给足养老费,经常去看看父母。或者实在没有能力的,姊妹也可以多担待点,都是亲人,都是为了父母好,多出点又有什么!
某些子女可能感觉父母有点偏心,老人心里难受。小时候那个孩子不是父母手心里的,不过总有些客观或者不得已的原因,如:出生的时间不一样,家里的经济状况可能不一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也可能不一样。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使命,有对比就有伤害,公平和合理是相对的,比较是有标准的,标准不一致,参照物不一样,没法比较,比较了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比较。兄妹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互相谦让;亲人之间多点理解,多点关爱,心平气和了,心放正了,各尽所长,一切都不是事了。
一家人因为赡养老人吵来吵去,不必要。尽量少生气,人活着健康平安比啥都重要,尤其是经历过非典或者新观病毒疫情的人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人走了,一切等于零。还有啥是合理不合理的,公不公平的!
况且,赡养老人也是受法律保障的。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或者支付的赡养费不能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或者子女拖欠赡养费的等等沟通不好的,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可以到法院起诉,必要时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